大旱,土地干涸,鱼虾缺氧,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多少省份眼巴巴地盼雨而不得。自然条件的恶化不止带来了干旱,严重水污染、雾霾、极端天气等接踵而至。严峻的形势把环境保护这一百年大计直接推到了我们面前。
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这其中,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是监控地方自然资产、引导地方保护环境的关键一环。目前,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已经在生态价值评估方面踏出了一小步,即受陕西省林业厅委托,在3年多时间里,对陕西省的其森林资源和生态产品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估,收到了良好成效。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价值进行评估,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再生产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端正了政府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态度。” 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霍振彬总结说。
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第一单”
“在森林价值评估中,这次评估不是‘第一单’,但从把森林整个作为生态系统进行价值评估的角度来说,这次是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第一单’。” 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力告诉记者,3年多来,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先后组织了30多人次赴陕西进行多次实地调研、现场勘测和汇报沟通,多次召集专家和相关人员研究讨论,反复改进,并于2013年1月19日在北京召开了由国务院参事及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中国农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有关专家参加的“评估报告”论证会,根据专家的建议修改完善,最后才形成了这个评估报告。
这次评估的范围为陕西省行政区域内的林业用地,评估对象则是陕西省行政区域内林业用地的森林资源资产、森林物质产品和森林生态服务的价值。
为了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估,中林倾注了大量心血和努力。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生态价值评估中心主任景谦平告诉记者,这次评估依据了联合国五大机构联合推介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 2003)》,吸收了欧盟统计局的《欧洲森林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框架(IEEAF-2002)》,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林业环境与经济账户手册:跨部门政策分析工具(FAO 指南)》,联合国千年评估报告(MA),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和最新发布的《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方法论等标准化文件的精髓,参考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且被普遍认可的技术方法,才确定了本次评估的方案和基本框架。
目前,从资产估价和生产估价两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估。
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博士吴栋栋介绍,资产估价包括林地资产、立木资产、产生非木产品的资产、生态资产、无形资产等。生产估价包括立木生长量、非木林产品、生态系统服务(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固碳制氧、农业防护、生物多样化维护、净化和调剂空气、景观游憩等)和社会效益(防灾减灾、科学文化、增加就业、改善投资环境、国防等)。对于生产估价,采用了总量分析的方法,即通过GDP、收入、消费、储蓄和投资进行了分析,旨在对行业内外的宏观政策进行评价和分析。它与资产估价一起,旨在评价发展的可持续性。
创立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路线
“第一单”往往意味着一切评估的细节都要进行创新。
景谦平说,根据陕西省森林资源特点、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这次评估设计的具体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了森林资产评估和森林生产评估。森林资产评估包括林地资产、生产资产、生态资产和文化资产。生产资产则包括立木(竹)资产、经济林资产和灌木林资产。生态资产包括固碳释氧、林地土壤养分资产、景观资产三类。在固碳释氧方面,仅评估森林碳储量。景观资产,仅评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文化资产仅评估古树名木及若干著名景点,以及品牌资产中的森林份额。
而森林生产评估需要包括物质产品和森林生态服务两类。物质产品则包括立木产品、经济林产品、灌木林产品以及其他非木质林产品。森林生态服务包括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制氧、防风固沙、农业防护、生物多样维护、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景观游憩等。
这次评估采用的技术方法也堪称全方位的集团式作战。吴栋栋告诉记者,这次评估动用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且被普遍认可的多种技术方法,包括市场价格法、收益现值法、补偿费用法、交易价格法、替代工程法、S-W指数法等。
在时间和空间上,这次评估也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分了4个时点和4个区域尺度。即评估了1999年、2004年、2009年和2012年4个时点上的各种森林资产的存量及其变化,同时也评估了这4个年份的森林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的价值,分析了其变化动态。
在空间层面上,除了全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评估之外,还分别评估了陕北地区(延安市、榆林市)、关中地区(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铜川市和渭南市)、陕南地区(汉中市、商洛市和安康市),评估了各区域在不同时点的森林资产价值和该年的森林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分析了陕西省森林资产价值及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技术路线也是我们在评估前经过仔细研究才确定下来的。”景谦平说,先通过实地考察,了解资源特点;然后确定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进行森林资源数据的收集、统计及分析,再做市场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接着进行外业实测、采集样品、室内实验分析。在数据和资料基本齐全后,再从时间和空间上汇总及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最后,进行资产价值评估和森林产品价值评估,得出陕西省森林资产及产品服务价值评估的结果。
动用“高大上”的卫星遥感技术
“这次评估不仅创新了指标体系和技术路线,还动用了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 吴栋栋说,为证明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影响,中林通过应用美国宇航局的温度产品,反演了陕西省及各主要城市地区森林影响地面温度情况,证明了夏季森林的降温作用,具有创造适宜人居环境和利于农业生产的作用。同时,遥感数据也表明,10年前,陕西上空的气溶胶很严重,2009年时,主要是西安上空比较严重。这说明植被,特别是森林植被降低大气气溶胶浓度的机理,主要是封闭地面扬尘,海量树木枝叶吸附流动到林区空气中的微尘及林区湿度较大,有利于微尘凝结沉降等。
“这充分说明,陕西生态环境的好转过程中,森林物质产品与生态服务价值的不断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功不可没。”景谦平认为,数据显示,陕西是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1999年到2013年间,全省退耕还林面积365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528.8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42.57%。退耕还林在陕西全面开花,全省主色调实现了由“黄”向“绿”的历史性转变。而且,由于陕北防风固沙防护林等的营造,灌木林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量大幅减少,保育土壤能力也在提高。
这次评估发现,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累计完成营造林8096万亩,义务植树10.4亿株,使全省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从1999年到2012年,陕西森林覆盖率从32.55%提高到42.91%,森林蓄积量由3.34亿立方米提高到4.48亿立方米,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沙化面积由2182万亩减少到2120万亩,流动沙地由249.7万亩减少到50万亩,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而在2012年,陕西森林物质产品价值和生态服务分别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7.99%、30.31%,二者合计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38.3%。虽然陕西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2/3贡献给了全国和全球,但仅约35%为陕西本省受益。
评估结果也显示出,陕西省各区域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价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中陕北地区生态服务价值提高幅度高达84.64%,陕南地区物质产品价值提高幅度达160.17%,本身生态环境较差的陕北地区,物质产品与生态服务综合价值增长率较高,为86.76%。
“可以看出,陕西省林业资产的投入每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事实上,1999年后,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就很大。但效果如何,一直没有确切的评价体系。”崔振彬告诉记者。
而通过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到地方工作的考核体系之中,必然会引导地方政府更积极地经营自然资产,提高其经营和生态价值等,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更大力度的示范作用。
生态价值评估迈进一小步,环境保护迈出一大步。推进我国的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正是我国当前的重要选择。